親餵,以媽媽最舒服的姿勢餵奶。

坐姿一定要舒服,背部不能懸空,讓背部貼合椅背或靠墊。

姿勢以媽媽舒服為主,寶寶要遷就媽媽。

來源:衛福部國健署 母乳哺育手冊

親餵母乳,不管選擇什麼姿勢,都要以媽媽最舒服為主。

專家講解,可從第十分鐘開始看。

坐姿要正確,背部不能懸空。

如果採坐姿,媽媽一定要注意背部要支撐,最好靠在椅背、床頭等,必要時,可以拿枕頭、抱枕塞在背後。

坐姿一定要舒服,背部不能懸空,讓背部貼合椅背或靠墊。畢竟掛奶可能會花掉不少時間,且坐姿不良還會導致腰痠背痛等後遺症。

搖籃式:肚子貼肚子、乳頭對鼻頭。

坐定舒服姿勢,就可以把寶寶抱過來,讓寶寶肚子貼著媽媽肚子,讓寶寶感受到媽媽溫暖;媽媽乳頭對準寶寶鼻頭即可,新生兒有尋乳反射,就定位置,寶寶張大嘴巴即可正確含乳。(正確含乳是不會痛的。

媽媽的手,記得是扶住寶寶的後頸背,絕對不能壓頭

瓶餵思維硬套親餵會NG

瓶餵,就是把奶瓶塞到寶寶嘴巴。

絕對不能用瓶餵思維硬套在親餵上!

👎有些媽媽會彎腰把乳房硬塞到寶寶嘴巴,這只會換來含乳痛和腰痠背痛。

👎也不是把寶寶的頭,硬扣在媽媽乳房,按壓著寶寶的頭,逼著寶寶喝奶。通常只會換得不願意喝奶、大暴哭的寶寶。

以上兩個是到偶有聽聞產科或月子中心護士輔導餵奶的錯誤樣態。

參考閱讀:

妳遇到的產科護理師、小兒科醫生可能會是妳的母乳殺手

月子中心會是妳的哺乳好幫手嗎?恐怕有近5成的月子中心不是喔!

用錯誤的姿勢,讓被逼迫就範的寶寶對媽媽的乳房有恐懼,進而嚎啕大哭,不肯喝奶。再和媽媽說,妳的寶寶不愛親餵,所以只好給奶瓶,讓媽媽心生沮喪。

切記!親餵,是寶寶主動含乳

媽媽調整好姿勢,讓懷中寶寶自己張口含乳。

不能壓頭!

不能硬塞!

可善用抱枕、哺乳枕。

由於抱著寶寶,時間久了,手也會痠。因此,使用抱枕或哺乳枕可以幫媽媽省去抱小孩的力氣,讓媽媽的手部有支撐,甚至可以解放雙手。

哺乳枕是個好幫手,不餵奶也可以放置寶寶。
哺乳枕上的寶寶喝完奶就睡著了

一定要學躺餵(臥姿)

親餵母乳媽媽的必勝技,必學的就是躺餵。(真慶幸在診所生產時,就有護士看著疲倦的我,教我這一招。)

躺餵可以讓媽媽邊睡覺休息、邊餵奶,甚至奶睡寶寶。(如果妳的寶寶願意接受奶睡,奶睡一招就免去起身抱搖哄。)

半夜被嬰兒哭聲吵醒要喝夜奶,也是側身躺餵,露出乳房餵寶寶,媽媽想睡還是可以繼續睡。

躺餵也是要注意支撐

躺餵時,媽媽也要注意背部不能懸空,可以拿枕頭墊在身後,大腿也可以塞抱枕,讓媽媽在很舒服的姿勢。

新生兒寶寶背部可以放置捲成長條的毛巾作支撐。

為什麼要學那麼多姿勢?

除了躺餵舒服、搖籃式是基本式之外,我個人還會選擇橄欖球式。

變換姿勢,解決塞奶。

由於在出生診所,我主要是採搖籃式,導致我乳腺沒有360度被吸吮能力待加強的新生兒寶寶吸得透徹,所以我乳房外側和上側出現鋼鐵盔甲式的硬塊。(生理性漲奶,俗稱「石頭奶」。)

當時,月子中心泌乳顧問教我變換姿勢餵奶,改善石頭奶狀況。

要點:寶寶下巴對準硬塊

石頭奶不能硬擠,而且手擠奶技巧再好,可能也很難移除乳水。

(石頭奶真的不能暴力對待!石頭奶會成為哺乳路上路邊隨腳一踢的小碎石?還是擋住妳去路的大岩石?端看有沒有正確的處理方式。)

除了冷敷,讓乳房腫脹的血管收縮,不要壓迫到乳腺,月子中心泌乳顧問還幫我變換姿勢,使用橄欖球式,讓寶寶的下巴對準我乳房外側的盔甲硬塊

此外,還有躺餵69式。

躺餵69式,讓寶寶下巴對準我乳房上側的硬塊。

透過姿勢變換,讓寶寶的嘴巴可以360度吸吮,幫助我乳腺暢通,減少塞奶困擾。(這招也讓我順利從石頭奶畢業)

等到寶寶長大,吸吮能力變好,塞奶問題也減少,就沒有刻意調整姿勢餵奶。而且大寶寶活潑好動,各種花式喝奶的情形也是有。

結語再次強調:以媽媽舒服為主

餵奶姿勢,以媽媽舒服自在為主。姿勢只是基本式,只是讓新手媽媽有個基本觀念,不是百分百照做才叫對。

只要媽媽舒服,坐姿、臥姿有足夠支撐,不會留下腰痠背痛後遺症,就能夠輕鬆自在度過哺乳期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