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子中心畢業後,就直接放棄擠奶生活,堅持走向親餵之路。

不擠奶原因
- 洗擠奶器非常麻煩。
- 每次擠完必須拆卸所有零件,一一刷洗,避免有奶垢滯留,而且也要消毒,相當疲累又耗時。
- 全職帶小孩(育嬰留停半年),寶寶24小時傍身,親餵更方便。擠奶反而會因為要顧慮乳水衛生乾淨,無法分心哄小孩。
- 擠奶量反應擠奶技巧,要正確的手擠奶姿勢,而且要學會引奶陣,才能把乳房的奶水儘可能排出。
- (這裡不想用“排空”,因為奶水是無法排空,它是無時不刻在製造,願意耐心等奶陣,就一直會有奶水移出,但護理師建議一次擠奶兩側合計總時長不超過30分鐘)
- 容易因為被擠出的ml數綑綁,就像打分數一樣,量少會對自己沒自信,自卑、憂鬱,更不利於追奶。
- (注意:壓力會造成退奶)
- 原本在月子中心約4小時漲奶就會因為不舒服而被迫選擇擠奶(漲奶才擠奶,這是錯誤的作法,不過我是事後才知道),但擠奶是個枯燥乏味的雜事,怠惰後會漸漸拉長擠奶間隔,基本上拖超過4小時才擠奶,就是走向退奶之路。
- (4小時擠奶一次,一天6次,已經是維持奶量最低要求)
- 因為頻繁擠壓,當時乳房表皮常泛紅脫皮。
- 住在婆家,沒有適合的擠奶空間。
上述種種因素,我選擇親餵。
親餵,應視需求餵哺。
親餵要注意的是視寶寶需要餵哺,身體會追上寶寶的需求量。
- 新生兒時期,一、兩小時就餓著吵奶喝是相當正常的,單靠擠奶還想要追奶其實要仿照親餵方式擠奶,但很少人能勤勞做到平均兩三小時擠奶。
- 奶量由寶寶和乳房溝通決定,不必學會如何引奶陣,那是寶寶的嘴巴要做的事。
- 只要觀察尿布量,三個月以內寶寶有喝飽,一天有6片以上重尿布即可。
親餵是乳房將新鮮乳水直送寶寶咽喉,寶寶有喝飽,會自動離開乳房或沉沉睡去,不必將奶水放在奶瓶昭告天下我有多少奶水、我的奶水是什麼狀態、有沒有營養等等,我的奶水不需要被他人定義或公審,我的寶寶喝得開心,有在他的成長曲線長大就行了。
儘管初期相當累,為了餵飽寶寶(追奶量),一天幾乎扣除8小時睡眠時間外的有一半的清醒時間都在餵食(俗稱:掛奶)。
隨著寶寶月齡漸增,吸吮能力增強,掛奶時間會愈來愈短,胃逐漸擴大後,餵奶間隔也會拉大,倒吃甘蔗、漸入佳境的一日遲早會到來,不必煩惱洗不完的奶瓶。
親餵時間這麼長,都在做什麼呢?
雖然專家鼓勵多和寶寶說話,多和寶寶互動,可以促進寶寶發展,但是,我基本上是很錯誤示範的拿出3c,追劇、滑手機,順便吃零食,保持心情愉悅也是追奶利器。
看似親餵母奶很累,但我其實樂在其中。
擠出來讓旁人幫忙比較輕鬆的建議,對有後援(幫忙洗一堆器具和餵奶)的人可能是吧!對我而言只是在自找麻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