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文

第三封信 金錢表象
金句
金錢僅是萬物的外表,並非核心。……錢可以買到享樂,卻買不到安寧與幸福。
如果你只知道攢錢,你的生活就成了一個緊鎖的保險箱。
讓自己完全受財富支配的人,是永遠不能合乎公正的。
~古希臘哲學家•德謨克利特
拒絕在任何交易中有所損失的人們,常會陷入故步自封的陷阱而不能自拔。
第四封信 從底層做起
工作所包含的東西:發現自己的機會。唯有不斷發現自己,才能提升自己。
認真對待工作,也許小小發明,就是改變一生命運的契機。
最可靠的成功之道:必須先做個好雇員。
我想轉達給孩子的話
金錢,就只是金錢嗎?

在我父母貧乏的金錢觀,始終認為金錢只不過是硬幣、鈔票罷了。他們渴望錢財,卻不得不承認工作賺錢很累,即使他們都是很努力工作的勞工。
我的父母對於金錢觀念也非常保守,尤其是我的媽媽,說她是近乎小氣的客家人也不為過。她把省錢當成理財的首要目標,很常以在菜市場買到便宜貨為自豪。
他們只懂得用勞力、時間賺錢,經歷高利定存時代的他們也只懂得存錢,一提到股票、投資,他們認為是危險、損失。
他們很善良、也很勤奮,只是缺乏提升自己工作技能的想法。他們只懂得金錢的表面價格,並非其背後的價值。金
錢,若只著眼其表面價格,容易把金錢視為零和賽局。我從你身上賺一元,我+1,你-1。
而著眼於背後價值的人,會重視人與人之間價值交換,共創雙贏,甚至能共創財富。
要會賺錢,要先懂得價值交換。
金錢是流動的,死守著錢,並不會變得更有錢,反而失去利用錢賺錢的優勢。
用錢,而不為錢所囿。
其實我還在消化這個道理,努力實踐。
從底層做起
公務員考試有一個吊詭的地方,就是只要錄取中央機關的缺,就算他只是大學剛畢業的新鮮人,即可以管理基層人員的事務。(即使高考也有地方政府基層缺)
有些中央事務官不知基層作業模式,時常提出自以為是、脫離實際的建議。
做不好底層基礎工作的人,通常也做不好主管職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