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Leona(茹)家的小助好愛捷運。
也時常在翻閱交通工具圖片時,對著火車喊著“捷運”。
為了要好好教育(?)兒子火車和捷運是兩碼事(X),此外,《台灣鐵道》在2022年底上市時,Leona(茹)在書局翻閱時就很喜歡,那時擔心僅有外殼是硬頁,內裡都是一般紙質,當時2歲豬狗嫌的小助時常暴力撕書,恐怕不能好好保存。
如今,小助去了幼幼班,學校每週都會讓孩子借一本童書回家,眼看小助對於書本的喜愛和愛惜程度都有提高,於是Leona(茹)就決定購入《台灣鐵道》。
《台灣鐵道》History of Taiwan Railways
鐵道的歷史
英文標題即說明了,這是一本關於臺灣鐵道的歷史。
臺灣小孩在上學時,只知道劉銘傳在建造了鐵路,Leona(茹)小時候讀國立編譯館歷史課本時,依稀記得日本時代日本人也建造了鐵路,但長大後才從歷史youtuber得知,清代的臺灣鐵路其實是不堪使用,日本人完全是打掉重練,才奠定了今日鐵道規模。
這本《台灣鐵道》除了略微提及1830年代蒸汽火車在英國發跡,接著就從清代時期、日本時代重點講述了臺灣鐵道的發展。
鐵路運輸,也帶動了林業、糖業等產業發展。
從台北到高雄,愈來愈快!
由於臺灣地形之故,中央山脈由東向西的河水,自古以來成了南北交通往來的阻礙,在沒有火車的年代,從台北到高雄,坐船甚至要花上3天的時間。
然而,隨著鐵路打通,1910年即有從台北到高雄的“急行列車”,14小時即可抵達目的地,對於現在的我們,很難想像100年前的阿祖輩來說,這簡直是奇跡。
隨著火車的進步,日本時代晚期,從台北到高雄的火車車程已經可以縮短到7小時半,在當時已經是刷新臺灣人對於距離和時間的認知。
現在,搭乘高鐵僅花產1.5小時即可完成台北到高雄之旅,這對於父輩人來說,是他們小時候不敢想像的吧!
從蒸汽到燃油,再到電力。
蒸汽火車在1830年代初登場,就閃耀了一個多世紀,然而隨著更新穎的柴油火車問世,在1950年代後,於先進國家紛紛退役。
如今,蒸汽火車成為世界各地的鐵路博物館最經典的展示。
隨著火車電汽化,車型推陳出新,性能也愈來愈好。
從小見證莒光號、自強號的我們,如今看到普悠瑪號、太魯閣號,外型更好看、搭車體驗也更加平穩舒適。
進步的速度好快啊!100年前的臺灣完全不是同日而語。
《台灣鐵道》共讀心得
3歲的小助即使可搭過幾次火車和高鐵,但對於火車的歷史是聽得懵懵懂懂,但對於繪本上精緻又生動的火車,看了非常喜歡,買入這本書後,常常在睡前嚷著要我們念火車書。
Leona(茹)也覺得,對於一般臺灣人來說,也不是那麼懂得火車的歷史吧!
這是一本適合陪伴孩子成長的火車書,對於喜歡臺灣歷史,也喜歡火車或交通工具的成年人而言,也是一本很值得買來收藏的好書。
誠摯推薦閱讀喔!
♤參考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