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外公,大約在我2歲左右時生病過世。
坦白說,我對自己的外公(也就是媽媽的父親)沒有印象,只能從媽媽、阿姨的談話中洞悉外公的為人、喜好。
那是媽媽和阿姨們備受尊重的父親。
我的外公是因為肝臟相關疾病過世,一段時間身體狀況不佳,就醫檢查時,被醫生宣告只剩下幾個月的壽命。
我的記憶中,對外公唯一的動態畫面,就是在外公外婆家的客廳,往房間一看,外公躺在床上,媽媽餵著外公吃湯藥或稀飯的場景。(連我都不能確定,這是實景、還是夢境。)
小助的外公,也就是我的父親,也在小助剛滿2歲的日子裡撒手而去。
在父親辭世前的最後一個週末,我們以小助即滿2歲的理由,邀請兩邊家人齊聚用餐。
當時,明顯感覺到父親變得比前次看到更加老態,而前次,不過是上個月底參加朋友喜酒的那天。
我知道佝僂身影的父親,明顯走路不適。我主動攙扶著父親,問著父親最近還有沒有去看醫生,醫生說了什麼,父親還明確回答道,坐骨神經沒有問題,只是醫生說坐骨神經附近有發炎,所以有在吃止痛消炎藥。
由於在飯局中,和父親坐得較遠,只知道前次都在埋怨這一年來胃口不好的父親當天還吃得下。
用餐結束後,老公提議拍一張合照,當下也覺得只是普通出來吃飯罷了,何必拍照?但也沒有多想,主要也是小助可能想睡了,當下特別歡,草草拍了合照,小助沒有看鏡頭。
未曾料想,那是這輩子和父親的最後一張合照。
也未曾料想,那是最後一次聚餐、交談,更未曾料想,一週後,便是天人永隔。
弟弟說,聚餐那天,是父親最後有精神的一天。
那日回去後,父親幾乎都窩在房間休息,直到身體嚴重不適,才向家人反應,送到醫院,因休克在加護病房僅住了一夜,兩次急救後宣告不治。
父親,還未得及交代支字片語,便與世長辭。
小助也許會和我一樣,不記得自己的外公。
我的手機裡,難得殘存的動態影像,是小助在端午節回外公外婆家時,第一次試著坐腳踏車,我的父親想教他如何踩踏腳踏車。
當時從未想過父親會入鏡,更未想過父親的壽命僅剩半年,還是在服喪時期突然想到有這個片段,才發現意外記錄了父親的聲音、動作。
也在服喪時期,一時興起翻閱了小時候的相冊,感嘆父親這30多年來的容貌差異,同時也看到了我的外公和嬰兒期的我合影。
我的外公,我對他的感覺好陌生,沒有太多的情感連結。
小助,以後看到外公(我的父親)的照片時,恐怕也是這樣想吧!
2023年底的聖誕假期、新年假期,對我們而言,是很難祝賀“聖誕快樂”、“新年快樂”的一次。
想起我們摯愛的家人,永遠停格在2023年底,讓我一度無法欣喜迎接2024年的到來。
隨著喪期結束,辦完告別式,正式和親友一同恭送父親好走。
這段全程和弟弟一起陪伴父親最後的人生旅程,包含在醫院辦理出院、隨著接體車帶著父親回家、到殯儀館辦理引魂、送父親到冰櫃區……告別式當日再接著父親遺體入棺、領菜盒隨著師父餵父親最後一餐、瞻仰遺容並送上鮮花、陪同到火化場目送棺材入焚化爐、用夾子撿起一塊碎骨入骨灰罐……都成為最後告別的記憶。
坦然接受父親真的離去,成為2024年第一個艱難課題。
沒有宗教信仰的我,認為死亡就是消失。
沒有所謂的來世重逢,也沒有所謂的夢裡再聚。
就算燒再多的香、再多的陪葬品,對於往生者本人,都沒有任何意義。
對於父親,我們再也無能為力。
也更加深刻明白,生前盡孝道,是為人子女在父母離開後不留遺憾的方式。
也從另一方面瞭解,生命重在傳承。
當我們在感慨未盡孝道時,父母是否也在我們的祖輩離開時,也感知到未盡屬於他們該盡的孝道呢?
也許生命,就是父母之恩,大於孩兒能回報的量,唯一能做的,就是把父母給予的恩情,傳承給自己的子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