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復童年,安撫內在小孩心理的傷。
曾和朋友在FB上隨口聊,當父母最難的是,情緒上的控管。
我感慨說,可能是因為童年時,情緒沒有被好好接住,所以場景重現時,我們只能複刻父母灌輸給我們的情緒,把傷害隨著教養傳遞下去。
比較,也是羞辱創傷的一種。
因為臉書的演算法,看到《羞辱創傷》作者周慕姿寫下“比較,也是羞辱創傷。”之類的字句,童年記憶中的委屈乍然湧現。
我的母親,就如同一般的華人母親,喜歡用“比較”的方式“激勵”孩子上進。
我這些年才從別的文章讀到,“比較”只會激怒孩子,並不會激勵孩子。
我現在才察覺到,這股怒意,原來就是源於羞辱感。
在母親的眼裡,別人家的小孩永遠世界第一可愛、優秀,品學兼優,任何事都是好棒棒。
在母親的眼裡,我永遠都不如別人家的小孩,不管是學業、才藝、成就、收入、對象、體面……等。
童年的自卑感,讓我動了閱讀《羞辱創傷》這本書的念頭。
雖然我已經長大了,經過多年來的調整,心中的羞辱感也漸漸消去 。想要瞭解“羞辱”還遺留的傷痕,勢必還是得多面相剖析,因此我想要閱讀《羞辱創傷》。
如果羞辱也是你童年的傷,歡迎一起來閱讀吧!
《羞辱創傷》閱讀筆記簡要
「羞辱」,是貶低、壓抑一個人的人格特質或自我價值,乃至影響到對方的自尊、對自我的看法,因而使對方感受到羞恥,覺得自己很糟糕 。
《羞辱創傷》多是來自權威的創傷。
具有權力位階較高的人(父母、師長),會使用他們平常最常用來控制他人、孩子的方法:那就是羞辱、攻擊對方 。
做錯事時,唯有羞辱你,才能讓你記得。
文化習慣,世代累積的《羞辱創傷》所造成的“約定俗成”、“抓交替”,不易察覺。
父母帶著其童年經驗創傷中的匱乏感、不安全感、自我厭惡,為了安撫這些負面情緒,容易控制、不易背棄父母的孩子成了複製創傷的對象。
羞辱創傷的加害者為父母,子女更難相信自己值得被愛。
在羞辱創傷中成長的孩子,也沒有機會學習到自我安撫。他們會放棄安撫自己,先學會安撫別人的情緒,藉此來讓自己感到安全。
比較,是羞辱創傷的來源。
我很喜歡作者以下比喻,羞辱,像一把刀子,孩子用來傷害自己,把不符合別人框架的自己全都切掉, 讓自己血肉模糊地站在別人為自己設的框框裡 。
一旦父母習慣用“比較”的方式激勵孩子上進,孩子直到長大,可能仍學不會摸清自己「好」的標準,只好抓著他人的標準、主流的價值,讓自己追求著別人的評價、眼光與看法。
羞辱式的「逗弄」
例如:你是從垃圾堆裡撿來的。
羞辱式的「逗弄」唯一的功用,就是讓逗弄者感受到自己是有力量的、全知的 ,完全沒有增進親密或感情的功用。
「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」
(Complex post-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,CPTSD)
為一連串的創傷事件所造成,時間更為長期、具有持續性。
症狀:情緒重現、過度警覺、退縮麻木、慣性羞恥、情緒調節困難等。
面對羞辱,自我防衛機轉:戰、逃、僵、討好。
- 戰:迎戰,控制別人。
- 逃:控制自己,讓自我感覺良好。
- 僵:讓自己沒有感覺,控制不痛。
- 討好:放下自己的感受、情緒與需求,努力迎合造成我們羞辱創傷者的需要。~用虛假的自我,求生存。
Leona(茹)閱後心得
接觸了一段時間的「正向教養」的教育觀念後,我想來談談“羞辱”對於童年的傷害。
也許你也會覺得,這些羞辱也稱不上傷害呀!也有人會說,要不是以前師長的(羞辱式)“管教”,我們也不會變好。
真的是這樣嗎?
我也認同,當父母、師長用生氣、口不擇言的方式來訓斥我們不好的行為,我只會記得父母、師長好兇,但我還是不知道我錯在那裡,就算我知道這個不能做,但不能做的理由,也只是因為會被罵,而不是事情本身的負面結果。
此外,我也認同,透過正向鼓勵,挖掘內心動力的人,也可以變得積極向上。棍棒毒打,並不是使人發憤圖強的方式。
羞辱,多半是會帶來人格、自我的負面認定。
例如:有些父母會罵孩子,你怎麼那麼笨,成績那麼差。孩子可能只會從這句呵斥,學習到“原來自己是因為笨而考不好”。加深自己“笨”的標籤,引發羞愧。
很多小孩並不會因此做出父母期待的效果(被罵而產生羞恥心,進而憤發圖強。),反而是在一次次怒罵中,相信自己真的很笨,只會考爛成績惹父母生氣,自己是不值得父母喜歡的。
本書談到的羞辱範圍不限於父母,其實我在看本書時,比較多回現的記憶也多半是我中學時期被關係霸凌時不悅的記憶。
很糟糕的事情發生在我的身上,並非是我很糟糕。
再次重申,作者寫這本書,也不是為了譴責父母,而是希望受傷者可以自救,停止負面的自我批判。更積極的意義是,我們可以不要複製“羞辱”在對孩子的教育裡。
作者在書中引用了一些故事情境,在書末也提供了自我療癒的方式。如果羞辱創傷也是你的心理困擾,歡迎看書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