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導

洛克菲勒何許人也?
美國實業家,慈善家,因革新了石油工業和塑造了慈善事業現代化結構而聞名。1870年創立標準石油,在全盛期壟斷了全美90%的石油市場,成為歷史上的第一位億萬富豪與全球首富
來源:wikipedia
第九封信 給予的奇蹟
世界是一面巨大的鏡子,你是什麼樣,它就照出什麼樣;如果你充滿愛意、友善、樂於助人,世界同樣也展現給你愛意、友善、樂於助人。
給予是人類最美好、最有益的行為之一。
善行會帶動善行,善良會吸引善良,這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連鎖反應之一。
第十封信 慎重對待誘惑
合作是所有組合式的開始,過程具備三要素:專心、合作、協調。
理想模式:每個夥伴最好能提供不同的專業技能與貢獻。
茹想對孩子說的話
古人常云:施比受更有福
人總是希望收到的比給出去的還要多。坦白說,我自覺不是一個多善良的人,也常常不是處在給予的角色。一部分是窮人思維綑綁,讓我有匱乏感,總是吝於給予,這也是我人際關係容易碰壁的原因之一。
孩子,我還是希望你要做善良的人。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,即使這句話常淪為鄉民的調侃,但我仍是如此覺得。
臺灣人普遍善良助人,相較之下,我們的小善行很渺小,勿以善小而不為。
同時,我也會警惕自己,少說出“我們家很匱乏”之類的話語。學會懂得知足,認清我們已經擁有很多,才能消除匱乏感,也才會懂得給予。
我一向不懂得合作
關於合作,我一向是被放在執行者的角色,但是,我也有自己的想法,又不擅於溝通,所以時常在合作中吃鼈。
我有朋友的媽媽和家人合作創業,一個人負責品牌設計,另一個人負責財務,剛好合作得天衣無縫,這也許就是書中所傳達合作的智慧吧!
合作,不是找相同才能的人搶著做一樣的事,而是把不同專業的人能力統整,各司其位,借用別人的專才彌補相互的不足,共同完成一份事業。
出社會創業,不像是在學校做報告,找志同道合又好溝通的朋友一起完成作業就好。
也許以後還有不同想法,不擅長的事情,我就不多說了。
